e江南app官网下载

新闻动态
“黑马来了”!年赚6126亿超腾讯小米,三年级毕业的他凭啥?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12:09    点击次数:117

一个小学三年级就辍学的木匠,凭什么能把一家企业做到年收入6126亿元?如果说有谁能干出这样的成绩,那你可能会想到什么高学历、留学精英、行业大佬。但今天要说的这个人,他的起点太普通了,普通到你可能都不敢相信——一个农村木匠出身,靠着一步步的转型,最终登上了《财富》世界500强榜单第138位,他的名字叫李水荣。

李水荣出生在1960年的浙江萧山,那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,兄妹一大堆,饭都吃不饱。小学读到三年级,家里实在供不起了,他只好辍学回家。别的孩子还在上课,他已经开始学木匠手艺了。16岁那年,他拜了个师傅,开始学做家具、修房子。手艺没话说,聪明又肯吃苦,20岁就成了远近闻名的木匠,乡里乡亲都抢着请他干活。

但木匠这行,最多也就够吃饭,想攒钱难得很。干了几年,他发现木匠越来越不挣钱了,于是开始琢磨别的生意。1980年代,农村流行拆掉茅草屋盖瓦房,木材需求一下子大了起来。他抓住机会,跑到衢州、丽水甚至福建,四处收购旧木材,再运回老家倒卖。就是这么辛苦跑来跑去,他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——20万元,这在1989年可是个天文数字。

拿到钱后,他没有停下脚步,而是选择了转型。1989年,他看中了纺织行业,拿出所有积蓄买了8台纺织机,在萧山租了6间平房,带着20多个工人开始干化纤丝生意。为了接到订单,他亲自跑市场,挨家挨户问客户需要什么产品,再回厂调整生产方式。就靠着这股拼劲,第一年工厂就赚了30万元。

1990年代初,化纤生意让他赚得盆满钵满。1995年,他成立了萧山市荣盛纺织有限公司,工厂的规模从最初的8台织机扩展到100台。可惜好景不长,1996年纺织行业竞争激烈,市场一下子冷了下来,很多小厂被迫关门。李水荣却没有慌,果断卖掉了织机,转而进军纺织行业的上游——涤纶丝生产。

涤纶丝的生意虽说技术要求更高、投入也大,但利润空间更大,他靠着精准的判断,又一次赌对了。1996年,公司销售收入突破了1.82亿元,赚了1566万元。2001年,他的公司年收入突破10亿元。到了2003年,他成立了荣盛化纤集团,彻底把事业做成了规模化、集团化。

但李水荣的野心不止于此。他意识到化纤行业已经做到顶了,想要更大发展,就得向石化行业延伸。石化行业一直是国企的天下,民企很难插足。但他偏偏不信这个邪。2009年,他盯上了芳烃(PX)这个领域,虽然有很大的市场需求,但因为污染问题,国内企业都不敢碰。

他出资1000万元收购了宁波中金石化有限公司,并投资110亿元建设芳烃项目。2010年,荣盛石化成功上市。

事业的巅峰出现在2015年。当时,李水荣写了一封建议书递交给浙江省政府,详细论述荣盛石化的优势以及石油行业的潜力。最终,这份建议书得到了政府的支持,由荣盛石化牵头,与两家国企合作的舟山绿色石化项目正式启动,总投资高达2000亿元。几年的建设,让这个项目彻底改变了国内石化行业的格局。

到了2025年,荣盛石化的年收入达到了6126亿元,超过了腾讯和小米,成为中国民营企业中的一匹“黑马”。一个小学辍学的木匠,靠着一次次精准的判断和敢拼敢干的精神,完成了从农村到世界500强的逆袭。

截至目前,李水荣所创立的荣盛石化公司,已经成为中国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,不仅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稳步上升,还在国内民营企业排行榜中位列第五,仅次于华为。荣盛石化的核心业务涵盖了从化纤到石化的全产业链,尤其是在芳烃和舟山绿色石化项目上,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成绩。

据了解,荣盛石化在2023年完成的一系列技术升级,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,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。公司在最新的投资项目中,计划进一步向新能源领域拓展,比如氢能源和可再生能源,这将可能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。

李水荣本人也因为这些成就,成为了全国关注的焦点。他不仅在事业上步步为营,还热衷于慈善事业,比如修桥建学校、资助贫困学生等,深受家乡人民的爱戴。

李水荣的故事让人感叹万分。他的成功并不是靠运气,而是靠着对市场的敏锐判断和敢于冒险的魄力。每次转型,他都经过详细的调研,不盲目、不跟风,而是稳扎稳打地一步步向前推进。特别是在石化行业,这种高门槛的领域,他能从无到有打出一片天,实属不易。

他的经历也告诉我们,学历固然重要,但不是决定一切的关键。更多的时候,成功需要的是眼光、胆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。李水荣的故事,不仅是一个个人逆袭的励志传奇,更是一个普通人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真实写照。

接下来,我们看看网友们是怎么看的。

【网友热议】

李水荣的故事在网上引发了热议,有些评论让人忍俊不禁。

网友“小板凳”说:“小学三年级?我研究生毕业还在啃老呢,真是人比人气死人。”底下有人回复:“学历真没那么重要,主要看脑子好不好使。”

网友“老李下山”调侃道:“这才是真正的‘一手木工,一手石化’,我要是从小学木匠,现在说不定也是个老板了。”另一个网友接话:“学木匠还来得及,关键是你有没有他那股拼劲。”

网友“胖头鱼”则关注到了另一个方面:“人家赚了6000多亿,还去镇上五块钱的小理发店剪头发,我月入五千还非得去大商场剪头,惭愧。”有人接话:“有钱人的快乐我们不懂,可能五块钱的剪得更好。”

还有网友“南山牧场”发出感慨:“这老板是真有魄力!普通人投几千块都犹豫半天,他上来就投几亿,真是胆子大得吓人。”但另一个网友吐槽:“不是胆子大,是人家有实力。咱们就算胆子再大,银行也不会借你一百块。”

这条评论最扎心:“人家年入6000亿还吃食堂,我月入3000都要点外卖,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?”

李水荣的故事让人看得热血沸腾,但也不得不想:普通人有没有可能复制他的成功?或者说,成功的机会真的只靠努力就能抓住吗?他敢冒险、能坚持,确实让人佩服,但是不是也有一些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在里头?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。

一个小学三年级辍学的木匠,能干到年入6126亿,凭的是他的眼光和魄力。可换作是你,有没有这样的勇气去冒险?如果让你从零开始,你又会怎么选择?李水荣的成功告诉我们学历不是唯一的出路,但问题是:不是每个人都能有他那样的机会和决心。你觉得,在当今社会,普通人还有多少上升的机会?